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经远”号详细介绍(北洋水师济远舰)

hxj 文史百科 14

本文摘要: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经远”号详细介绍,以及北洋水师济远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靖远号装甲巡洋舰〖壹〗、靖远号装甲巡洋舰,属防护巡洋舰(装甲快船、steelprotectedcruisers),因为早期防护巡洋舰的装甲布置形式近似拱...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经远”号详细介绍,以及北洋水师济远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靖远号装甲巡洋舰

〖壹〗、靖远号装甲巡洋舰,属防护巡洋舰(装甲快船、steel protected cruisers),因为早期防护巡洋舰的装甲布置形式近似拱形得名。防护巡洋舰是近代巡洋舰的一种阶段性发展舰型,主要技术特点是在舰体内部布置水平装甲以保护锅炉舱等重要舱室遭到破坏或进水。

〖贰〗、“靖远”船械三副温朝仪,天津水师学堂毕业,甲午战前调任“广乙”舰帮带大副。“靖远”船械三副郑祖彝,天津水师学堂毕业,清末重建海军时任舰队一等参谋官,民国时曾任烟台海军学校校长。“靖远”总管轮林登亮,机匠出身。“靖远”大管轮张玉明,福州船政学堂毕业。“靖远”大管轮任正申,机匠出身。

〖叁〗、经远号装甲巡洋舰。经远号,是晚清时期北洋水师的一艘装甲巡洋舰(steel armoured cruisers)由德国伏尔康(Vulkan)造船厂建造,与“来远”造价共计1739761两银,二舰为同级姊妹舰。“经远”于1887年1月3日下水,“来远”于1887年3月25日下水。

〖肆〗、是清末北洋水师的装甲巡洋舰。袁静舰实际上不是中国制造的。因为中国当时没有实力,所以由德国沃尔肯造船厂建造,而且不止一艘巡洋舰叫袁静。当时我们一起买了“赖元昊”号,两艘巡洋舰一共花了1739761两银子。“袁静”号于1887年1月3日下水,“涞源”号于1887年3月25日下水。

〖伍〗、防护巡洋舰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制造halo3pc的费用共计1697453银。致远号于1886年9月29日下水,1887年7月23日完工,靖远号于1886年12月14日下水,1887年7月9日完工。同年11月,第二艘由总教导员朗威廉姆率领,与德国建造的静园、涞源、一起下水。

〖陆〗、靖远号巡洋舰,3200吨,5500马力,火炮23门,202兵员,1886年服役。甲午海战沉于刘公岛外。济远号巡洋舰,2300吨,5500马力,火炮23门,203兵员,1883年服役。甲午海战护送英商运兵船,管带方伯谦悬白旗逃回旅顺,撞沉扬威号,后投降于刘公岛。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经远”号详细介绍(北洋水师济远舰)-第1张图片-文史

经远号装甲巡洋舰

〖壹〗、经远号装甲巡洋舰。经远号,是晚清时期北洋水师的一艘装甲巡洋舰(steel armoured cruisers)由德国伏尔康(Vulkan)造船厂建造,与“来远”造价共计1739761两银,二舰为同级姊妹舰。“经远”于1887年1月3日下水,“来远”于1887年3月25日下水。

〖贰〗、靖远号装甲巡洋舰,属防护巡洋舰(装甲快船、steel protected cruisers),因为早期防护巡洋舰的装甲布置形式近似拱形得名。防护巡洋舰是近代巡洋舰的一种阶段性发展舰型,主要技术特点是在舰体内部布置水平装甲以保护锅炉舱等重要舱室遭到破坏或进水。

〖叁〗、防护巡洋舰(穹甲快船、steel protected cruisers) 英国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公司建造,造价共计1697453两银。

〖肆〗、“春日”号装甲巡洋舰拦腰撞中“吉野”号右舷中央。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经远”号详细介绍(北洋水师济远舰)-第2张图片-文史

经远舰的简介

〖壹〗、“经远”舰1887年7月建成,经、来两舰原定用于台湾及澎湖之防务,后留用北洋,并于同年11月加入北洋水师,造价865000两。经远舰参加了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海战中顽强作战,终于不敌,沉没于北纬39度51分,东经123度40分7秒的海面,管带以下231人壮烈殉国,16人生还。

〖贰〗、官方记载,经远舰由德国伏尔铿(Vulkan)造船厂建造,1887年底作为致远舰的僚舰,入编北洋水师。著名将领邓世昌、林永升分别出任两舰的管带(舰长)。1894年9月,中日甲午海战在黄海北部大东沟海域爆发,北洋水师战败,共损失战舰四艘。其中经远舰受到四艘日舰围攻,全舰官兵不畏强敌,英勇接战,直至最终沉没。

〖叁〗、潜龙入海:1868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船政局,在福州马尾效仿西方建立造船厂,后清廷派林则徐的女婿沈葆祯总理船政大臣,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培养中国自己的舰船和海军人才。当时,招收了广东籍通晓英文的学生共十人到福州船政学堂肄业,邓世昌便是其中之一。

〖肆〗、两舰由曾宗瀛、裘国安、黄戴监造。“经远”舰1887年7月建成,经、来两舰原定用于台湾及澎湖之防务,后留用北洋,并于同年11月加入北洋水师,造价865000两。经远舰参加了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海战中顽强作战,终于不敌,沉没于北纬39度51分,东经123度40分7秒的海面,管带以下231人壮烈殉国,16人生还。

〖伍〗、经远舰以一敌四,拒战良久。激战中,管带林永升不幸“突中炮弹,脑裂阵亡”,帮带大副陈荣和二副陈京莹也先后中炮牺牲。最后在浪速、吉野、秋津洲、高千秋的围攻下经远舰中弹累累,不久,“左舷舰首向水中沉下”,在东经123度40分7秒,北纬39度51分海面上,舰首向东,左舷倾覆而沉没。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经远”号详细介绍(北洋水师济远舰)-第3张图片-文史

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发现甲午海战沉舰——经远舰

〖壹〗、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搜寻、发现并确认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经远舰”。这是继 “致远舰”之后,我国甲午海战遗迹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7月至9月,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大连庄河海域搜寻、发现并确认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经远舰”。这是继“致远舰”后,甲午海战遗迹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叁〗、据国家文物局消息,2023年7月至9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在这次调查中,考古队员不仅搜寻、发现,还确认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另一沉舰——“经远舰”。

〖肆〗、来自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3年7月至9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搜寻、发现并确认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经远舰”。

〖伍〗、年7月至9月,国家文物局组织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搜寻、发现并确认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经远舰”。武器性能。中文名:经远号 性质:装甲巡洋舰 总造价:1739761两银 下水时间:1887年1月3日 建造历史。

〖陆〗、一百多年过去了,2018年7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一起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经过两个月的搜查,考古队对一艘沉船残骸进行一系列的核查,最终确认了这是甲午海战沉没的北洋水师沉舰---“经远舰”。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经远”号详细介绍(北洋水师济远舰)-第4张图片-文史

经远号概况

〖壹〗、在德国伏尔铿(Vulkan)造船厂的精湛工艺下,两艘装甲巡洋舰——“经远”与“来远”诞生。这两艘舰艇的造价总计高达1,739,761两银,作为同级的姊妹舰,它们展现出了德国在装甲巡洋舰设计制造上的崭新里程碑。1887年1月3日,“经远”迈出了首航的步伐,紧随其后,3月25日,“来远”也完成了下水仪式。

〖贰〗、经来二舰为同级姊妹舰, 原本将是“济远”级军舰的后续舰,后经驻德公使许景澄力争,始改为订造装甲巡洋舰。2舰由伏尔铿公司总工程师鲁道夫·哈克设计。航速快是“致远”级防护巡洋舰的卖点, 甚至以此牺牲了装甲防护,没有舷侧装甲,使军舰在海战中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叁〗、激战至14时,北洋舰队的“超勇”号、“扬威”号、“致远”号、“经远”号,被日军击中,相继沉没。其时,战场上只有“定远”、“镇远”、“靖远”、“来远”4艘战舰,同仇敌忾,与敌死战! 15时,日舰以优势兵力包围上来。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经远”号详细介绍(北洋水师济远舰)-第5张图片-文史

经远号舰史

经远号装甲巡洋舰。经远号,是晚清时期北洋水师的一艘装甲巡洋舰(steel armoured cruisers)由德国伏尔康(Vulkan)造船厂建造,与“来远”造价共计1739761两银,二舰为同级姊妹舰。“经远”于1887年1月3日下水,“来远”于1887年3月25日下水。

年1月3日,“经远”迈出了首航的步伐,紧随其后,3月25日,“来远”也完成了下水仪式。同年,它们与“致远”、“靖远”以及“左一”一道,荣耀归国,加入了北洋水师的行列,为这支海军力量注入了强大的装甲力量。

在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大战中,经远号在林永升管带的指挥下英勇作战,跟随致远号冲击日本舰队。不幸的是,经远号在遭受重创后,不顾自身安危,决定与敌舰同归于尽,最终被日本联合舰队四艘巡洋舰集火沉没。舰上的231名官兵坚守岗位,直至舰艇完全沉没,他们以身殉国。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经远”号详细介绍(北洋水师济远舰)-第6张图片-文史

经远舰史

〖壹〗、“经远”于1887年1月3日下水,“来远”于1887年3月25日下水。同年底2舰与“致远”、“靖远”、“左一”一起回国,加入北洋水师。该型舰是德国造舰史上设计制造装甲巡洋舰的开始。

〖贰〗、年7月建成,经、来两舰原定用于台湾及澎湖之防务,后留用北洋,并于同年11月加入北洋水师,造价865000两。经远舰参加了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海战中顽强作战,终于不敌,沉没于北纬39度51分,东经123度40分7秒的海面,管带以下231人壮烈殉国,16人生还。

〖叁〗、清朝清政府在1885年通过驻德公使许景澄向德国Stettin的Vulcan船厂定制了两艘巡洋舰,命名为“经远”和“来远”。这两舰原本计划用于台湾和澎湖的防务,但考虑到中法战争刚结束后的局势变化,以及北洋海军建设的加速,清政府决定将它们留在北洋水师中使用。造价高昂,每舰达865000两白银。

〖肆〗、官方记载,经远舰由德国伏尔铿(Vulkan)造船厂建造,1887年底作为致远舰的僚舰,入编北洋水师。著名将领邓世昌、林永升分别出任两舰的管带(舰长)。1894年9月,中日甲午海战在黄海北部大东沟海域爆发,北洋水师战败,共损失战舰四艘。其中经远舰受到四艘日舰围攻,全舰官兵不畏强敌,英勇接战,直至最终沉没。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经远”号详细介绍(北洋水师济远舰)-第7张图片-文史

在清朝的最大两手艘战舰是什么

〖壹〗、北洋舰队最大的战舰是“定远\”号。 在1882年,我国清政府从德国定购了两艘战舰,1885年10月接收回国,并编入北洋水师建制,命名为“定远\”和“镇远\”号,是清朝最大的军舰,也是主力舰。其中,“定远\”号为北洋水师旗舰。

〖贰〗、我国清代也是至尽唯一拥有的两艘铁甲舰(战列舰)是“定远”、“镇远”号。

〖叁〗、定远舰和镇远舰是清政府买的最大的两艘铁甲战舰,也是清政府所购买的最后两艘大型战舰。从洋务运动开始,清政府就尝试着从欧洲这些海上殖民大国来购买一些军舰壮大中国的海军。虽然晚清时期的清政府比较贫弱,但毕竟瘦死骆驼比马大,经过洋务运动之后清政府的税收也有着明显的提高。

〖肆〗、定远舰和镇远舰是清末时期我国北洋舰队的主力战舰。1879年,由于琉球事件的影响,清朝政府决定购买先进的战舰,加强海防,组建海军舰队。这两艘战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884年完工,1885年加入北洋水师。定远级和镇远级战列舰在数据、性能和武器装备上基本相同。

〖伍〗、北洋海军 北洋海军是清末海军中作战实力最强的舰队。舰艇主要由英、德购进,少数为国内建造。共有战斗舰艇32艘、勤务舰船2艘,总排水量4万余吨。

OK,关于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经远”号详细介绍和北洋水师济远舰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装甲巡洋舰“经远”号详细介绍(北洋水师济远舰)-第8张图片-文史

标签: 北洋水师 巡洋舰 靖远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